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导学案

时间:2023-02-04 16:45:55  热度:0°C
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2012年 9 月 日 星期六: 编制: 陈金元 审核:陈金元 蹲科领导: 教学班级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龟虽寿 过故人庄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及背景,了解诗意并背诵全诗。2、结合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3、背诵默写。【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学习方法】诵读、赏析、讨论。预 习 案1、了解曹操、孟浩然的生平事迹。A、龟虽寿作者 ,三国时***家、军事家、诗人。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 中的第四章。B、龟虽寿体裁 诗, 言古风。C、过故人庄体裁是 诗(格律),从内容看是 诗。作者是 ,朝代是 , 他 诗人。2、熟读成诵。3、给下列词语的注。腾蛇( ) 老骥( ) 养怡( )鸡黍( ) 郭外( ) 场圃(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竟时( )(2)骥( ) (3) 枥( )(4)烈士( )(5)已( )(6)盈( )(7)缩( ) (8)但( ) (9)养怡( )(10)郭( )(11)面( )(12)把酒( )探 究 案1、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理解诗意。一、赏析龟虽寿(1)表达作者人老志仍在的诗句是 , 深情厚意就在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反映了农村怎样的生活特点?尾联:合,收拢全诗。“就”暗含欣赏之意,再来做客,诗人分别时是什么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检测案1、下列对龟虽寿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龟虽寿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3、“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 4、下面对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名句描绘的画面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画面: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绕起来,青山在村四周远远地倾斜了。(2)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 。(3)龟虽寿中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4)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8) 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学完曹操的两首诗后,比较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你觉得他真的是***险狡诈的吗?二、赏析过故人庄首联交代了过故人庄的原因是什么?饭菜丰盛吗?诗人的心情怎样?用“鸡黍”,并一请就到,说明方宾关系怎样? 颔联承接上文,写田庄风光。风景美吗?美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颈联由写景转入写人事。相聚饮酒的情形,把洒闲话,气氛融洽, B、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C、两句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相互对应,十分工整。D、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描画出村外青山又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6、默写填空(1)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 , 。 / 。出自本文的成语: 。 (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3)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5)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诗句: 。 (6)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情谊的句子: , 。(7)龟虽寿中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8)诗人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虽壮年不在,仍然雄心依旧的诗句是: , 。相同意思的诗句还有后两句,即/ / 。(9)诗人通过写景,表现农村自然和谐景色的诗句是: / 。(10)诗人描写自己与友人畅谈农事,把酒聊天的开心画面的诗句是: , 。(11)表达诗人对农家依依不舍,相约再来的诗句是: , 。 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2012年 10 月 日 星期六: 编制: 陈金元 审核:陈金元 蹲科领导: 教学班级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1/知识目标 通过诗歌形象/深切体会诗的意境。2/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诗中名句。3/情感目标 结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学习方法】诵读、赏析、讨论。预 习 案1、作者介绍:常建, 诗人。其作品往往通过对 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 和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 ,歌颂 生活,抒发闲情逸致,有时流露出对污浊***的厌恶。本诗是常建的代表作。李白,字 ,号 , (朝代)伟大的 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 并称“ ”,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2、朗读古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禅房( ) 潭影( ) 万籁( )钟磬( ) 通幽( ) 都寂( )3、了解诗歌一般知识。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五言律诗: 句;一句 字;四联: 联、 联、 联、 联。压韵字及压的韵:双句末尾一字押韵: 、 、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韵脚是: 、 、 探 究 案1、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理解诗意。一、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1、首联:上句“清晨”二字点明了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 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4、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5、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6、这首诗借明月抒发了么感情?检测案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 。 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 , 。 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 。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3、“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4、作者着力描写了后禅院景物的 幽静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5、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闻道龙标过五溪( )2、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 _ ,_ 。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 。 写景的句子是: , 。 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2012年 10 月 日 星期六: 编制: 陈金元 审核:陈金元 蹲科领导: 教学班级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夜雨寄北 泊秦淮 第3课时1/知识目标 通过诗歌形象/深切体会诗的意境。2/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诗中名句。3/情感目标 结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学习方法】诵读、赏析、讨论。预 习 案1、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成就。杜牧是 诗人,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诗中提到的 被称为“***之音”。李白、杜甫在历史上有“大李杜”之称,李商隐合同时代的 则有“小李杜”之称。2、补充背景:夜雨寄北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三台县)做幕僚,妻子却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富豪***声色、***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隔江犹唱***花( )二、赏析泊秦淮1、一、二句是写 ,写了 、 、 、 等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 的感觉。 “笼”的意思是 , “寒”字令你想到了 除了季节的冷外,还包含 之意。2、“隔江犹唱***花”的“犹”字意味深长,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3、“商女不知***恨。”真正的“不知***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检测案夜雨寄北1、本诗中“却话”一词照应了“ ”。2、诗中蕴含羁旅他乡的抑郁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3、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 4、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5、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探 究 案1、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理解诗意。一、赏析夜雨寄北1、李商隐在信中究竟对妻子说了些什么呢?表达了个什么意思?2、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点?这雨是哪里的雨,哪个季节的雨? 3、“共剪西窗烛”意味着什么?“话”什么?4、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现的是 ,第二个表现的是 ,重复的作用是 。5、再读这首诗,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泊秦淮1、本诗点名时间和地点的一句是 ,运用典故的一句是 ,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一句是 。2、诗中以烟雾笼罩寒水创造了一种凄清、幽冷氛围的诗句是: , 。3、诗人以商女犹唱,讽刺了不顾国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这两句诗是: , 。4、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5、对本诗中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奉客人的歌女。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舱听去,所以说“隔江”。D、“***”,即玉树***花,据说是南朝荒***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做“***之音”。6、对本诗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做了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C、商女热衷歌唱***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借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告诫统治者不要沉湎于享乐。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7、对本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B、从第二句中“夜”字可知时间,“泊”字告之诗人是乘船而来停在此处,“秦淮”“近酒家”五字晓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C、第三句批评歌女***声色,醉生梦死,沉湎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而唱***之音,诗人耳闻目睹,心中激起无限的忧愤。D、第四句里一个“犹”字意味极其深长,令人发历史的联想,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2012年 10 月 日 星期六: 编制: 陈金元 审核:陈金元 蹲科领导: 教学班级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浣溪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第4课时1/知识目标 通过诗歌形象/深切体会诗的意境。2/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诗中名句。3/情感目标 结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学习方法】诵读、赏析、讨论。预 习 案1、浣溪沙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简介:杨***(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宋代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一生力主抗金,与龙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此诗是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2、晏殊是 时代人,在词的创作上属于 派,代表作是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的 ,它选自 。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探 究 案1、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理解诗意。一、赏析浣溪沙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杨***描写夏季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小池: , 2、“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蕴含怎样的哲理?3、赏析“拦”字的妙处。检测案浣溪沙1、诗中有两句对偶句,被称为“奇偶佳对”,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概,原句是: , 。2、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 。3、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仅从对人生与时空关系的思考上看,浣溪沙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4、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表明词人常常饮酒助兴,犹喜填词,歌咏了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B、“去年天气旧亭台”写眼前景物,面对着像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物是人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C、“夕阳西下几时回”写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D、全词六句,中间四句写眼前景物,并借以抒写伤春之情。同时表露了词人向往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情怀。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上阙写了什么?下阙又写了什么?3词中作者借助 、 、 、 、 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书写对人生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做到了 结合,浑然一体。4、词的上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夕阳西下几时回”暗含了怎样的哲理?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诗人描写下山情景,同时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2、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综合训练1、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写农村劳动生活句是: , 。2、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优美意境的句子是: , 。3、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其他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 情的诗句有哪些?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 , 。5、唐诗人杜 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 , 。你知道的抒发家国忧思的诗句有: , 。11/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讲究词的意境幽微、淡雅敦厚,他的浣溪沙中最能体现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 。 12/宋代诗人杨***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 , 。 于都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2012年 10 月 日 星期六: 编制: 陈金元 审核:陈金元 蹲科领导: 教学班级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如梦令 观书有感 第5课时1/知识目标 通过诗歌形象/深切体会诗的意境。2/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诗中名句。3/情感目标 结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学习方法】诵读、赏析、讨论。预 习 案1、如梦令作者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观书有感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藕花( ) (2)争渡( )(3)一鉴开( ) (4)那得清如许( )探 究 案1、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理解诗意。一、赏析如梦令3 结尾两句是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它暗含了什么哲理?4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1)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2)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3)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4)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5)人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

免责声明:
1.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导学案》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6561825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