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出路

时间:2023-01-21 01:57:34  热度:0°C
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出路摘要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规模空前。我国民间金融的形式多样,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它推动着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民间金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民间金融的发展,即是遵循市场需求,由下而上的变迁的结果,这是对金融***方式的有益探索,为今后的***提供了新思路。民间金融蓬勃发展缓解了金融资源供需上的矛盾,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现代民间金融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合理性,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它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始终没有受到有效地扶植与保护,也没有法律地位,这对于民间金融的研究极为不利。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以及规范化建议,最终使民间金融走上正规、合法的道路。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发展现状 规范民间金融的建议 正文:一、民间金融的概述 (一)民间金融内涵:国外都将民间金融定义为“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民间金融,就是为了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活动。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说,以是否纳入政府金融监管体系为标准来划分,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和规范、处在金融当局监管之外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资金融通活动统称为民间金融,即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而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民间金融的表现形式:民间借贷(含私人借贷、企业借贷及集资、“银背”等形式),民间合会:轮会、摇会、标会,钱庄,民间典当,农村基金会:经历了从 1984 年的萌芽到***试验、高速扩张、整顿发展,至 1996年清理关闭五个阶段,***信贷***,私募基金。由于民间金融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所有,既未纳入监管范围,也不受法律保护。而我国纳入正式金融体系即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的***和机构都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国家信用的担保。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本应该属于民间金融的***,由于有政府的监管,人事安排和经营的干预,以及经常性的整顿,本质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准官方金融形式。因此,可以这么认为,目前的民间金融实际上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没有得到国家法律认可的,尚未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的金融形式。基于以上分析,民间金融可以定义为:由于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社会资金流动性需求与法定金融***供给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错位,由此出现的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以经营行为避开国家监管为特征,活跃于经济生活中的金融***形式和金融行为。(二)民间金融发展的背景: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民营经济发达,与之相对应,民间金融也成为金融体系的主体和支柱。因而,这些国家的金融很少区分民间和公营,只是区分合法和非合法。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官方正式金融体系不健全,滋生于民间的非正式金融大量存在,并且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民间金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非正式金融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文化因素,又使得中国民间金融呈现出独特的景象。民间金融在中国有这十分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时期民间信贷逐渐昌盛,春秋时候的实物信贷到唐宋的纸币再到明清的钱庄票号兴盛,民间金融存在了四千多年。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们意识形态上排斥非公有成分,民营经济受到严厉禁止,与之相对应,民间金融也没有生存空间。1955年,通过公私合办的形式将所有的金融企业国营化,第一次彻底消灭了民间金融,包括钱庄等机构也被国家的储蓄所代替了。然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经济体制***开始,中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民间金融这种几近消失的制度又得以重新产生。只是这种新生的民间金融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民间金融,又有别于西方社会成熟的、居主体地位的民间金融。中国现代民间金融这一市场化***的产物,自产生那一刻起,就因其复杂性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由此引发了许多争议。2010年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民间金融***有望取得合法身份。早期的金融理论中,作为非正规金融的民间金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是政府打击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许多国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民间金融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在于它在资源的调动和分配活动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能解决许多正规金融系统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的融资问题,民间金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民间金融的特点: 一是民间金融主要依托地缘、亲缘支撑的信用体系。二是民间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方式、交易价格等方***有正规“大金融”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民间金融利用了私人相互信息和民间道德规范,构建了看不见的自选择机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民间金融一般具有高效和灵活的交易方式。三是相对于“官办金融”,我国民间金融尤其具有“效率高、风险也高”的特点。 (四)民间金融兴起的原因:民间金融兴起的供给因素主要有:第一, 从紧的货币政策。自2 0 1 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入加息周期,法定***准备金率不断提高,导致银行可用于***的资金越来越少。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主体,是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人,因此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源借贷给信用有保证的大型企业。第二,利率管制下利差较小。非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扭曲了金融资产的价格,导致实际利率偏低,以至于一些潜在的资金供给者不去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而转向民间融资。金融机构“有进有退”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形成了“不需要钱的能借到钱, 而真正需要钱的却借不到钱”的尴尬局面,也为民间融资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三,中间业务不足。同拥有完善金融市场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大概5%的利差并不算少。但是完善金融市场中的商业银行以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为主营业务,其利润并不主要来自存贷利差。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存***业务却主要是起到了拓宽业务网络、拓展中间业务市场的作用, 因此,其对***的供给并不会因为存贷利差小而减少。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一个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由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过程,但是在金融领域的***更多的是由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无论是国有银行的***,还是资本市场的***都是如此。它是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政府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变迁的逻辑是/政府明令禁止的我不干,其他的都可以干。民间金融的发展,即是遵循市场需求,由下而上的变迁的结果,这是对金融***方式的有益探索,为今后的***提供了新思路。民间金融蓬勃发展缓解了金融资源供需上的矛盾,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一些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二、民间金融的现状 (一)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经济社会制度背景1民营经济高速发展而金融体制滞后是我国民间金融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体制原因。我国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是产业领域民营化、市场化远远超前于金融领域民营化、市场化的必然现象。2民间资金市场供需两旺是民间金融存在、发展的内生性原因。民间私人财富的不断增长为民间金融的资金供给提供了源头;从需求方来讲,各类中小企业以及农户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对民间金融的强大需求。 3地方政府的默许为部分地区的民间金融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4/ 民间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快,覆盖率高,且与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5/ 民间融资面广,融资主体是中小企业和农村家庭,但城镇家庭户均融资额明显高于农村。6/ 民间金融***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混乱,服务单一。7/ 企业进行民间融资主要解决流动资金不足,家庭融资主要是为生活消费和扩大生产规模。8/ 民间融资利率相对较高,融资期限较短,结构灵活。9/ 民间金融的公开化程度有所提高。10/民间融资违约率较低。(二)民间、非正规金融的主要发展形态我国的民间、非正规金融有许多种类和发展形态,从***形态上,可大体分为“无***”、“有***”两种民间金融类型。无***的民间金融主要是没有民间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民间借贷,借贷双方直接发生一对一的金融交易关系,资金供应者要直接承担资金使用者违约风险和项目失败风险。一般来说,这类金融活动都是无***且分散的,缺乏连续性,规模也较小。***化的民间金融主要有合会、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当铺、民间集资、民间***机构等形式(三)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1/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融资需求,所以民间金融起到了拾漏补遗的作用。民间金融的***要求较低,并且一般不***所***项的用途,金融产品期限、担保方式与利率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的资金需求者各异的要求,极大地缓解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因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民间金融使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高效。 2/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正规农村金融(信用社与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不能够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民间金融顺应这种需求产生、发展,补充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3/民间金融具有灵活性民间金融的形式较正规金融更为灵活。借贷双方只要达成融资意向, 只需要签订合同或者是口头协议就可以将资金贷给借款人,手续简便,耗时少,借款人可以迅速取得资金。由于民间金融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人对借款人的信用及偿债能力有很深入的了解,因此信息收集成本基本为零。民间金融的灵活性也体现在交易双方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形设定利率、还款时间、担保方式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的资金需求者的要求。 4/民间金融为广大居民提供投资渠道民间金融拓宽了广大居民的投资渠道。目前CPI不断上升,将***放置于银行可能是负利率。民间金融方式往往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因而通常可以带来“高回报”。在民间借贷中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的利率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民间金融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条投资渠道,可以避免资金闲置。(四)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1/民间金融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民间金融一般处于“地下”活动状态,不易监管和调控。***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难以得到民间金融体系内的具体数据,因此民间金融的存在加大了***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的回报一般比正规金融体系的高,这导致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流入民间金融体系,因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严重时会影响经济秩序。此外,国家对各种产业的扶持力度是不同的,为了抑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国家可能制定一些资金方面的政策,但是民间金融的存在使这些政策的效力大大削弱。 2/民间金融的风险较大民间金融由于规模小,货币结余少,一旦发生损失则容易导致资金链 断流。民间金融缺乏规范的交易机制,有时仅存在口头约定,这会使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加大。 民间金融的***人一般是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条件的,风险较大。而且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一般比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由于缺少国家作为担保,一旦陷入危机则会发生挤兑,使该机构无回旋余地,继而破产。民间金融不但自身经营风险大,民间金融的脆弱性 也会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3/在缺乏相关法律约束、规范和保护的情况下,部分民间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的投机活动可能会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影响当地社会稳定。民间金融布局分散,机构众多,形式多样,这导致了监管难度大大提高。民间金融缺少统一领导机构,行动不一致,这使得监管效率难以提升,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起到监管作用。 4/民间金融使利率提升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总体水平高于银行、信用社同档次***利率。由于目前我国依然是维持垄断信用制度,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做保证,而民间金融非但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甚至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证都没有,但是民间金融的利率水涨船高,局部地区甚至已经进入暴利化的时代,据粗略统计,超***的发生率达到了25%。每天每万元收取利息200元到300元不等,折合成月利率为60%90%,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短缺,不得而已通过民间借贷的***运作模式,但是这只会使企业的运作成本增加,风险抵抗更加脆弱,严重会导致企业破产,甚至连锁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5/传统的民间金融不能“升级”将不适应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新需要。在新形势下,当民间金融服务的对象民营企业在规模、产业结构、治理模式等方面面临升级时,民间金融仍保持原本的形态似乎难以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需要。三、规范和促进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一)法律建设,使民间金融合法合规目前,缺乏相应法律保障是我国的民间金融面临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大多数民间金融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其金融行为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之外存在。我们应认识到民间金融是一种内生的金融制度,是现有金融供给制度的重要补充,因此应着手为民间提供更好的法制环境,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的法律地位,将民间金融纳入合法化和规范化程序,选择性地使民间金融的机构、***和形式阳光化。(二)完善监管,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大部分民间金融游离于现行法律和监管制度之外,缺乏制约与监管成为民间金融滋生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加强监管是保证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不力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对正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最终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初衷相背离。(三)建议政府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资本金、经营者资格等条件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规模较大的民间金融合会等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转变为正规的民间金融***。引导小规模的私人钱庄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的改制,壮大正规民间金融的力量,促进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我国民间信贷市场透明化和制度化,能以现代金融体系的规范,以属地信贷的方式解决属地小微企业的商业信贷需求,此次国务院金融新政的核心之一即是民间金融开放。当前,应该尽快***全国范围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选择在温州等民间融资活跃的市、县(市、区)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途径。(四)体制创新,构建民间多渠道融资结构民间金融的方兴未艾是我国金融领域二元结构的体现,是我国现行金融供给制度不均衡的必然结果,我国高度集中和垄断的金融体制导致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等经济体严重的信贷歧视,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必须通过体制创新营造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和谐共生的环境,构建民间多渠道融资结构。(五)信用建设,改进民间金融的生存土壤 融资关系本来自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相比于其他的商品交易关系更注重于诚信原则,信用缺失则增加了借贷活动的不确定性与变数,一方面使得企业的交易变得难以预测,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另外一方面,***市场则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跟信用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信用建设,树立规则和信用意识,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的环境。我们可以在交易的过程中签订契约,并且制定相应的规则,双方必须履行契约的诚信的理念,这样不仅能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而且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能规范并诚实经商。此外,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这是金融机构降低风险与民间资本进入正规融资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由***银行牵头、由各金融机构参与、并联合工商管理、消费者协会、税务、保险、不动产管理等部门组成的征信体系,建立包括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企业、合伙制企业、自然人在内的信用数据库,随时向客户提供有***信用记录的黑名单,以保证金融交易中有关当事人的利益,包括***人、***人、***保险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本身的利益。就民间金融的信用建设而言,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将中小企业的公共信用记录,如纳税、债务、资质等信息完整保存下来作为金融机构发放******的依据。(

免责声明:
1. 《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出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6561825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