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内容 » 关帝灵应,唯佑善人

关帝灵应,唯佑善人

时间:2022-09-01 14:17:50  热度:1°C

关帝神威赫赫,正气凛然,是中华民俗文化史上亘古一人、万世人极,位尊、德隆、灵著、名显的至尊至圣神明。关帝威灵显应,福佑善人,惩治***恶的灵应事迹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止恶修善,清正身心。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文集》收录《代葛千总募修关帝庙序》中说:“闻仙人言:神之中壮缪(关帝),佛之中观自在,仙之中纯阳,其愿力洪大,欲普济大千。故其神气常游人间,与世最迩。匹夫妇之颠连,辄觐其颜,得其拔拯。无他,以其无日不在寰中,故忠孝可相格,精诚能相通也。至我关帝,位尤尊,灵尤著,正气满宇宙,普视一切,往往于云气之杳冥,示现神威。”

关帝灵应是天地、宇宙间最隐秘、不可揣度的超自然力量,是联结天道与人道之间的纽带。什么是灵应?《三要灵应篇》云:“灵应者,灵妙而应验也。”

古代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37卷“关圣帝君部杂录”对此详细解析:“(关帝)生为忠良,殁为神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灵感之所由来也。然未有如我圣帝之灵感,尤迥异乎诸神焉。三教之广,肖其伟容。***之内,彰其显赫。即如《圣签》,无求不灵,有感必应。皆历历见诸实事,非渺渺闻听于揣摩。”

关帝忠义参天,神威盖世,是古往今来人神中的佼佼者,以及三教共尊、四民共仰的至尊至圣神明,代表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忠义精神,所以无论王侯将相、名流显达,还是走商贩卒、老幼妇孺,都能及时通达、聆听到每个人心中的诉求,无求不灵,有感必应。

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在《河南府孟津县关帝灵感记》中讲了一个故事。丁酉年腊月,钱谦益从金陵回来,遇上王学士祭拜关帝后回家,王学士向他讲关帝的灵感事迹:王学士家住河南孟津,城中有关帝庙,当地人称“关爷庙”。壬辰冬季,王学士哥哥病危,王学士赤足跑到关帝庙,请求以自己生命换哥哥一命。无奈其兄寿数已尽,他在哥哥去世后,又请求关帝,宁愿自己***无子,换取正怀孕的***生个儿子,以承祀香火。许愿捐三千两白银修庙,答谢神恩。

次年六月三十日,他哥哥的儿子王凤之出生。王学士还愿,捐钱修庙。再过一年,王学士竟得到了一个儿子。王学士专程到关帝庙感恩关帝,说:“我本来已经不希求有儿子了,但您神恩浩荡,保佑我得了儿子。现在我哥哥的儿子身体虚弱,朝不保夕,我希望用我及儿子的命换他的健康。”祈祷没多久,他哥哥的儿子奇迹般地恢复健康,容光焕发。而他也在几年后又得到了一个儿子。于是王学士嘱托钱谦益撰文,刻成碑文,劝勉世人。

钱谦益记述此事后,感慨地说:关帝如此灵应,帮他一一完成心愿,奇怪吗?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人神之间有着相通的美德而彼此感应。关帝忠义参天,为完成先主光复汉室的心愿而出生入死,王学士孝悌感人,为了延续哥哥血脉而宁愿舍弃自己及儿子的生命。这种高贵的美德,是关帝灵应的源头。关帝不仅为之感动,还赐给他佳儿,作为对他的奖赏。这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真实写照。

印光***在《文钞·历史感应统纪序》中说:“感应者,古今得失吉凶之征验也。历史多矣,孰能一一遍读,故特撮取感应事迹之显著者,统而纪之,以贡同伦,用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鉴。庶可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天下大平,人民安乐矣。须知感应云者,即因果之谓也,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欲免恶果,必须修善因,倘或造恶因,断难得善果。”

遍览历代典籍,关帝人神感应、灵应助人的事件频频出现,目的就是为了彰显公义、劝善止恶,引导世人修身养德,多行善举,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社会上的美德教化就能伴随关帝崇拜和关帝显圣灵迹长存于世人心中,成为教化世人的重要途径。

《关帝觉世真经》说:“诸如此福,惟善可致;吾本无私,惟佑善人”。关帝灵应,福佑善人的大量事例表明,人们只要心存善念,行善积德,用至诚之心就能够感应到关帝的真实存在,随时获得关帝的帮助和保佑。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免责声明:
1. 《关帝灵应,唯佑善人》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6561825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