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1

时间:2023-01-25 02:52:23  热度:0°C
精品文档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目 录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预防保健科工作规范2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4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6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7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8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10首诊负责制12传染病首诊负责制13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4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15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16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17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19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20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21AFP病例监测与报告工作制度22***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制度23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24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机制26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32肠道门诊工作制度33医院门诊日志登记制度34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5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6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病种、程序与时限37检验科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39公共卫生应急值班报告制度4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41传染病爆发事件、***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43传染病爆发事件、***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流程47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和步骤48疫点与疫区消***处理方案54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隔离工作制度55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检分诊制度56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断报告制度57死亡病例报告制度58死因登记网络报告管理制度5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61死因监测工作例会制度 61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62死亡信息核实制度63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63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流程64临***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要求66急诊死亡病例登记规定67住院死亡病例登记管理规定67死因编码规定制度68肿瘤监测工作例会制度69肿瘤监测工作的档案管理制度69肿瘤监测工作培训工作制度69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70疑难、危重、肿瘤病例讨论制度71结核病报告管理工作制度72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制度73消***隔离工作制度74预防接种管理制度75新生儿乙******接种工作制度7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报告制度77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措施78食源性疾病报告工作管理制度 79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80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81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82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87健康教育资料管理制度88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对全院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半年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工作。3、制定疫情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疫情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5、对疫情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6、对违***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处。对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半年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制度。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工作。3、制定死亡病例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死亡病例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5、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6、对违反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对在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预防保健科工作规范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实施。 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4、每天分早上和下午两次到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6、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7、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8、每月与医务处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9、规范计划免疫工作。10、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性***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传染性***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性***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2、疫情管理员每日两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7、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8、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报医务处、业务院长。9、遇到特殊情况时,报告业务院长协调解决。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1)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到相关科室收集传染病卡片(2)审核卡片的完整性、准确性(3)登记传染病卡片(4)录入卡片,进行网络直报(5)定期查重卡片及时订正卡片(6)制作卡片电子文档保存疫情资料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4、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和主管院长。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9、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11、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1、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习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具备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能力。2、网络直报人员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录入直报系统;每月应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3、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4、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5、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6、网络直报用户帐号的正式使用密码,一般应在8位以上,并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每月至少更改一次。网络直报人员未经上级系统管理员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网络直报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并避免在公共场所公开使用网络直报系统。7、按时参加辖区疾控中心召开的疫情例会制度。8、***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有关法规信息和知识。9、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由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追究责任。首诊负责制 一、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二、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身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员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员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利室治疗。 三、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员,必须及时收入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四、如遇危重病员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产任(急诊科主任)主12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五、对己接诊的病员,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确关科室会诊及治疗。急诊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首诊医生应亲自或指定***护送并做好交接于续。 六、医政科对全院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实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处理。 七、凡不认真执行制度造成医疗差错、事故、医疗***或医院经济损失,当事人应承担责任。传染病首诊负责制 1、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全院传染病管理的工作计划及相应制度,收集、积累、整理工作台帐及信息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 2、门诊部主任及急诊科主任应是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成员,应对轮转医师、进修医师宣传、介绍疫情报告制度。 3、首诊传染病医师应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下称传报卡)和转诊工作,并指定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相对吲定)对每天的门诊日志与传报卡进行核查,发现漏报应及时督促当事人补报。首诊传染病医师应负责填写传报卡和转诊工作。 4、各科室设臵传染病报告记本,及时发送传报卡至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负责各病区所有传报卡的签收、分类登记并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6、院领导小组***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1、门诊日志和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姓名。初诊病人,注明“传染病卡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传染科门诊或当地传染病医院。2、临***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 3、预防保健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4、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转到本院的传染科或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3、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4、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改正。5、预防保健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6、医务处负责检查各临***科室、预防保健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预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3、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8、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并给予警告处分。9、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2、全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科室给予300元年终奖励,科主任50元奖励。3、根据传染病检查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100元奖励。4、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依据院部指定的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保健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并给予警告处分。5、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1、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16种法定传染病: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多年未发生的或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2、责任报告人接诊重大传染病疑似病人后,要立即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院领导,同时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专家组鉴定后,责任报告人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3、责任报告人未按规定程序直接填写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4、疫情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接收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3个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5、网络直报人员没有按照程序,直接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重大传染病病例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4、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AFP病例监测与报告工作制度 一、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并固定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及上报。 二、首诊医务人员发现15岁以F儿童患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症、横贯性脊髓炎,多神经病,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肉***中***、四肢瘫、截瘫和单瘫、短暂性肢体麻痹疾病时,城镇在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 三、凡住院AFP病人应采集其粪便标本2份,间隔24-48小时,每份重约8g,在2-8冷藏条件下及时送当地卫生防疫站。门诊病例由首诊医务人员采集第一份粪便标本或通知防疫站采集。 四、院预防保健科和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应主动配合防疫部门对本院AFP病例的个案调查,采样和主动搜索。 五、院预防保健科每隔10天,要对儿科、内科、外科、病案室等有关科室进行主动搜索,对发现漏报的科室要责令限期改正,并补报AFP病例。 六、新参加工作医务人员必须先进行AFP病例知识的培训,掌握AFP病例报告知识和要求。相关科室也应定期***学习。 七、实行AFP病例报告奖惩制度,凡按规定要求报告AFP病例的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将按有关规定给予该医务人员一定的奖金。对发现漏报AFP病例的医务人员,医院除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外,所在科室与个人不得评为先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成立***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院***疫情报告工作的监督、指导、协调。医院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全院***疫情资料的收集资料、登记、汇总、上报工作。 二、实行门诊医生首诊负责制。任何医生发现梅***、淋病、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淋巴肉芽肿、***疱疹时,应填写***报告卡,按国家统一制定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诊疗病人,在未确诊前不随便使用抗菌素,确诊后应及时、规则、足量地进行规范治疗,疗程结束后应对病人进行定期复查,以判定治疗效果,并对患者保密,前三种病还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三、预防保健科固定专人每天负责收集相关科室***报告卡,分病种登记后,要求城市在***诊断后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防治所报告。 四、***门诊、皮肤科、泌尿科、妇产科、理疗科应建立门诊日志,对就诊***病人进行登记。化验室应设***登记本,对***化验结果进行登记,并存档备查。 五、除艾滋病外,其他***患者应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发现疑似艾滋病病人进行立即诊断,并向当地***防治所报告,同时对病人实施留验,***其活动范围,进行医学观察。 六、预防保健科除每天到相关科室收集,核对疫情外,每月应对有关科室进行次疫情漏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配合卫生行政和防疫部门做好对本院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七、实行***疫情报告奖惩制,对执行报告好的医务人员,医院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差的将给予经济处罚,本人及所在科室不得评为先进。造成严重后果的,依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和河南省有关艾滋病防治法规文件,切实加强我院艾滋病疫情管理工作,决定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以保证准确、及时、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的诊治数据及疫情上报管理,制定本制度。1、全院职工要提高建立艾滋病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的认识,各科室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建立高效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和报告疫情数据。2、艾滋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患者和转入住院患者,各科室要详细登记。住院部应填写“艾滋病出入院登记本”和“艾滋病患者登记本”,上报保健科。经实验室HIV初筛试验阳性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疑似病例报告,然后上报预防保健科,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上报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确证实验,待确证后对原始报告卡进行订正。3、各有关部门必须将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人死亡者的详细资料报送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录入数据库,并及时准确上报上级有关部门。4、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管理按照“HIV病人管理规定”执行。重点要求:(1)各种表格、病历须按要求详细填写,不得空项。(2)住址要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或“某小区(某单位)某楼号某单元门牌号”。(3)联系方式等。5、疑似AIDS住院患者必须做HIV初筛试验,初筛试验阳性者由检验科专人登记,然后送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确证。采送标本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避免污染环境及交叉感染。“HIV抗体检测确认报告”须复印附病历后,同时在病程记录中单独记录一次“HIV抗体检测确认报告”。6、我院接触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的各个环节均应按要求防护、消***,避免交叉感染。7、我院接触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资料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好保密工作。8、在AIDS诊疗、管理工作中,因***、不作为等情况,造成医疗***者给予通报批评、罚款50100元;造成医疗事故者罚款200500元、停职检查36个月;造成疫情扩散者做下岗处理,同时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机制 为保证我院工作人员在发生艾滋瘸职业暴露后给予及时的处理,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预防药品服用,最大限度减少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瘸的危险。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和江西省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试行),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艾滋病病***职业暴露的定义 本预案所称艾滋病病***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入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及相关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从而发生可能被艾滋病病***感染的情况。 二、艾滋病病***职业暴露的适用范围 卫生、***、司法行政等系统有关工作。具体包括从事艾滋病病***检测的实验室人员,负责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医疗、护理的医护人员,负责抓捕和监管感染艾滋病病***的犯罪嫌疑人、犯人、***人员以及性罪错人员的***、司法等系统的工作人员。 三、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 (一)暴露后评估及处理 l、各医疗单位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后。暴露者本人在进行局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上报我院领导(具体程序由各单位确定)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24小时以内)开始预防用药。 2、疾控中心为事故处理单位,在接到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报告电话后,要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时做反应和处理,必要时立即组派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职业暴露后的调查。首次现场处理时,对暴露者和暴露源应进行HIV抗体检测,确定当的HIV感染状况,暴露者的血清滴留样备用。疾控中心应联系艾滋病病***职业暴露防护技术小组,根据暴露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本次暴露的级别和处理方案,必要时请江西省艾滋病治疗专家组协助。对有严重损伤和暴露的重大事故麻及时将处理情况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危险性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后,应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评估工作发生艾滋病病***职暴露的单位先做出初步评估,并及时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病***职业暴露防护技术小组指导下完成危险性评估工作。 1、暴露级别评估 暴露源的概念:含有艾滋病病***的体液的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根据暴露源接触的不同方式,将艾滋病病***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一级暴露、***暴露、***暴露。 (1)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暴露时间较短。 (2)***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伤。 (3)***暴露: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且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暴露源病***载量水平评估根据暴露源不同病***载量水平。分为轻度类型、重度类型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抗体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感染者无临***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抗体阳性、且滴度高、艾滋病病***感染者有临***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三)现场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出血。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反复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伤口应用消***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四)预防性用药 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的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 1、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2-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如果危险性评估较高,电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用药原则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载量水平评估为轻度时,由本人决定,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缴暴露但暴露源病***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暴露且暴露源病***载量水平评估为重度或者发生***暴露且暴露源病***载量水平评估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暴露源病***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3、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治疗指导方案。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如佳息患或利托秘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副反应 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果用药后出现***副作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物***副作用情况。 使用药物预防者,应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包括使用预防药品治疗前和服药两周后的全血、***功能和***功能的检测。暴露后一年内应定期监测HIV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l2个月监测,并将结果记录在上报来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 (附后)内。4、对需要使用药物预防的暴露者,经本人知情同意后,填写艾滋病职业露预防用药申领表(附后)到预防药品储备点领取药物后,尽快服用。秀洲区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药品储备点设在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秀洲区疾控中心负责预防药品的领取和发放,正常工作日及晚上、节假日联系电话:83927880,联系人:王加伟。药品费用由使用单位支付补回。 四、监测 (一)暴露源监测如果暴露源没有阳性或***性的血清学化验结果应立即做快速检测。必要时,应同时检测病***载量。 (二)职业暴露者监测重大事故中的职业暴露者要立即检测艾滋病病***抗体,该血清留样备用。 如果职业暴露者以前已有艾滋病病***抗体的化验结果,则应加以记录。 五、职业暴露事故登记、报告和保密制度 1、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单位要建立事故登记制度,对事故情况按要求填 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艾滋病病***载量水平: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活动);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药物***副作用情况(包括******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状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日期、项目和结果),并按统一规定保存和上报。2、发生艾滋病病***职业暴露事件后,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在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向本单位主管领导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3、无论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 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和个人都应保密。 六、职业暴露预防和培训制度 1、各相关单位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艾滋病病***职业暴露预防处理制度,并在院内诊疗活动中或执行相关公务中,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保证报告通道及时畅通。 2、各相关单位定期***开展职业暴露知识学习和培训,培训资料和记录完整。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具备消***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措施。4、根据传

免责声明:
1.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1》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6561825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