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本章整合4x

时间:2023-01-11 22:34:27  热度:0°C

1、本章整合/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1实验简答题解题思路 “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是考试说明中的明确要求/而高考实际命题中实验简答题是卷中的必考题之一。因这类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观察能力而成为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往往也是高考卷中的难点、失分点。 解决实验简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明确实验目的(该实验要求我们做什么?)明确题干、题图含义(认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每一个装置的设计意图)/理解题目为我们完成实验目的提供了什么依据和有效信息明确解答问题的落点是什么?即试题给我们设置了什么样的问题情景/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如果理清了思路

2、/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时候尽管不能百分之百理解题意/只要运用好解题技巧/也会收到理想的效果。/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例题1】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接/接a。 (2)U形管中所盛试剂为。 (3)装置中CCl4的作用是。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中有***/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

3、装置。你认为装置应加在(填装置序号)之间。瓶中可以放入。/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解析/本实验要求证明实验室制备的Cl2中有H2O(g)和HCl(g)/即证明Cl2中含有H2O(g)和HCl(g)杂质。可以用无水CuSO4检验水的存在/对于HCl易溶于水/既可以用AgNO3溶液检验Cl-/也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H+。 对照本题中的几个装置/很明显装置中AgNO3溶液可以用来检验HCl/装置显然是制备Cl2的装置/装置中装有CCl4/联系到Br2、I2易溶于CCl4的性质/不难推出它是用来吸收Cl2、排除Cl2对HCl检验的干扰/装置的U形管内应是无水CuSO4/用来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4、因此装置的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则可以圆满解决(1)至(3)问。/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4)因为Cl2是否被CCl4完全吸收是最后检验成败的关键/那就应该检验确认Cl2是否被完全除尽/因此在之间加入装置的目的就很明确(检验通过CCl4后还有无Cl2剩余)/结合Cl2的特性可以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但装置图本身易给我们造成错觉/错误的选用“碘化钾淀粉溶液”/如果再仔细考虑HCl易溶于水的特性及题目中检验HCl的要求就可以避免此错误。 答案/(1)efdc(或fedc) (2)无水CuSO4 (3)吸收Cl2 (4)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专题1

5、/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2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是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可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抽象、求异、发散和收敛等思维能力。 1/思维技巧 (1)根据题给信息/锁定推断范围。解题时/借助试题中的信息尤其是某些特征信息(如特殊的化学反应、特殊的实验现象以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来确定推断范围。 (2)在所确定的推断范围内提出合理的猜想(大胆假设)/进一步缩小推断范围。这一步需要从自己所学的知识中去寻找相关内容/提出合乎题意的推测。 (3)利用整体思维、链式推理、正反推理等方法/细心思索/推测结果/通过验证得到答案。/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2/解

6、推断题的突破口 (1)特征现象/ 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和溴蒸气(红棕色)等。 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SO2等。 在空气中点燃后火焰呈淡蓝色的气体/CH4、CO、H2等。 通常可作为保护气的气体/N2和Ar等。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 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只有NO。 与氢***酸反应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 能与NaOH溶液作用产生H2的非金属只有Si。/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3/思维方法 除了积累一定的思维技巧和推理经验外/无机推断的正确解答须依赖于以下思维模

7、式/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调整思路/做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例题2】 已知A是一种常见非金属单质/B是氧化物/E是A的氢化物/D是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E、D的水溶液均呈酸性/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E、D水溶液均呈酸性/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解析/(1)从框图中可知单质可被O2氧化/同时E、D的水溶液显酸性/说明A应是S/E是H2S/B是SO2/顺次推知C是SO3/D是H2SO

8、4。 (2)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的只有H2SiO3/则A是Si/B是SiO2/C是硅酸盐/D是H2SiO3。 (3)当A是S时/均是氧化还原反应。/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3化学中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方法 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它主要体现在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关联系/对有关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自学能力的综合考查。此类题能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 无机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目及所提供的信息新颖且简洁/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1/解题步骤一般分为四步 (1)审读

9、仔细读题/审清题意。读题/包括阅读求解要求。求解要求往往能给学生以重要的启示/这点不能忽略。 (2)辨析找准“题眼”/即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及所学知识/应用正向或逆向思维、发展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辨析”是解题的关键。 (3)解答看清要求/规范解答。“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4)检验看推理是否符合题意。“检验”是解答正确的保证。 在上述各步中/最重要的是第(2)步/辨析解题的突破口。分辨出了“题眼”/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第(4)步也不要忽视。/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2/寻找“题眼”有下列一些途径 (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面寻找。

10、(2)从典型性质去寻找。(3)从反应现象去寻找。(4)从反应类型去寻找。(5)从反应条件去寻找。 3/常用解题方法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猜测论证法、迁移法、分割法、枚举法等。/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例题3】 从某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E的化学式/C/D/E。 (2)检验B溶液中***离子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D按体积比11通入水中。 A+H2O2。/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4有关“喷泉实验”原理的综合应用 喷泉是一种液体喷涌现象/其成

11、因有四个要素/(1)有待喷的液体/(2)有喷起的液体的接纳空间/(3)待喷的液体与喷起的液体之间有顺畅的通道/(4)待喷的液体与喷起的液体的接纳空间之间有足够大的压力差(前者压力大于后者的压力)。 喷泉现象既有天然的/又有人为的。就实验室里的喷泉现象而言/喷起的液体的接纳空间压强变小的原因有/(1)气体物质的量一定/温度降低/(2)气体的温度一定/物质的量因气体溶解而减小/(3)气体温度降低的同时又有气体物质的量减小。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瓶中有液体/会使瓶口留下空气/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气体要充满烧瓶/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

12、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喷泉实验的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为此可设计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生成气体、发生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等)来使喷泉产生。/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装置/挤压气球/即可使少量的溶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致大量的NH3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装置/去掉了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使氨气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开放性问题/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烧瓶内氨气溶于水) 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使

13、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明显增大/将液体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 装置/在水槽中加入使水温度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装置/烧瓶中通入H2S(或SO2)/然后通入SO2(或H2S)/现象为有淡***粉末状物质生成/瓶内壁附有水珠/NaOH溶液喷到烧瓶内。 装置/打开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通入少量HCl气体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处的止水夹。观察到先产生白烟/生成固体NH4Cl/瓶内气压降低形成喷泉。 装置/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c活塞/然后打开b活塞/可产生双喷泉现象。/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例题4】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2)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专题1/专题2

免责声明:
1.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本章整合4x》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6561825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