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内容 » 班主任工作与十六策

班主任工作与十六策

时间:2022-11-03 22:44:46  热度:0°C
班主任工作与十六策班主任都知道,班风好则学风好。那么如何形成好的班风呢?本文将结合诸葛亮的便宜十六策的部分思想谈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 班级之本【原文】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在这段文章中,诸葛亮阐述了立国之本,强调了君臣之序,君为天生,臣为君辅。诸葛亮受年代所限,我们当然不能效法这种封建思想。但去掉其封建思想我们会看到,任何一个集体都应有经常之法,以及基本的规矩。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个集体“立本”,一个班集体的“本”是什么呢?那就是“立规矩”。一个班主任在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我这个班级该如何发展,我这个集体的目标是什么,我该如何去做。比如起始班级首先是班风的建设,在学习压力还不大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可以通过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上来就抓学习,应该先确立班集体的“经常之法,规矩之要”,班风好了,学风自然就形成了,学习也就不会有问题了。但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重点,不能太琐碎,班级建设前期可以主要要求:首先是纪律,告诉学生课上纪律不好会影响其他同学,这是不道德的。而任何一个集体纪律都是胜利的第一保障,一个好的班级应该像兵法中描述的那样“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同时我们还要要求学生学习中不能做假(不抄作业;考试不***等),鼓励学生做个诚实的人,告诉学生知识没学懂和考试分数低并不可耻,因为年轻人没有失败,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但***和抄袭才可耻,因为那说明你不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绩。抓好了重要的环节,其他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比如要求学生穿校服,要求做好卫生,要求进办公室敲门喊报告等等,那只是一句话的事。 二师生之道【原文】上下好礼,***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臣上下,以礼为本,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诸葛亮认为君臣该以礼相待,要求君主以身作则,为臣下做出榜样,而臣下也不能品德不端正。班主任对待学生也该以礼为本,学生犯错时,正常的批评教育是应该的,但不能挖苦,侮辱学生。这是师生和谐的根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如此才能“上下和顺”,使师生之间和睦协调,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同时我们要注意“有礼”并不等同于为了“上下和顺”而纵容和溺爱,班主任该要求学生品行端正。而教师本身也该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言行要符合教师的身份,这样才能做到“身正为范”。对待错误的态度是绝不轻易放过,无论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认真反省。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一个集体若是师生以礼相待,并且以良好的品行互相影响,互相督促,何愁班风不正。三视微听细【原文】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见,声细而不闻,故明君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於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诸葛亮在这段文字中论述了当政者要了解下情,而且要求“视微形,听细声”。班主任在工作中也应该尽量多的了解学生情况,只有深入到学生中间才能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善于和学生沟通,在工作中就能察觉到很多尚未显露的细小苗头,并能由其看出事物的本质,发现隐患。比如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往往有早恋倾向的孩子突然间很注重穿衣打扮,总好像有心事的样子;而迷恋上网的学生多数上课精神涣散,上课易走神;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不喜欢谈及家人;学习上没有目标的孩子在毕业年级时会显得很疲惫,上课总是想睡觉等等。对于以上的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以免使孩子不能自拔。另外可以鼓励学生汇报班级情况。有的孩子觉得这是打“小报告”。此时,作为班主任要和学生们分析什么是“小报告”,如果因为个人矛盾,或者由于私心而进行的报告那叫“小报告”。而出于公心和对集体的责任感进行的报告,那叫“大报告”,我们提倡“大报告”。当然,这是不好分辨的。为了保护那些敢于汇报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保密,我经常和学生在网上或者通过手机短信了解班级情况,而不是在学校面对面的谈话。长此以往,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班里的歪风邪气无处藏身,正气也就具备了。四明智之法【原文】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谏臣,父有谏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诸葛亮在这段话里论述了纳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进一步强调要让人“敢说、肯说、愿意说”。“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班主任在工作中也难免有不恰当的地方,那就应该允许并提倡学生和科任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但是,一般说来学生不大敢于向老师提意见,这就不好。对于提出建议和意见的学生我们要鼓励,因为敢于表露自己想法的孩子是勇敢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乐于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听取意见要广泛,正所谓:明智的人是因为能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昏聩的人是因为他偏听偏信。广泛听取意见,并知错能改,也是“正”的体现。有一次,年级主任批评我们班卫生问题,我不以为然,但我班的班长对我说:“老师,您别生气,咱们确实也有不足的地方,下次我们卫生做得好些不是更好吗?”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学生在开导我,是我错了,那就改正。五治人之道【原文】治人之道,谓道之风化,陈示所以也。故经云:道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之知禁。本段诸葛亮提出了治理民众时,主张“导”,也就是引导民众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一个班级的好坏取决于每个学生,当今社会信息繁杂,学生很多时候对于是非是不容易区分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品行,并正确引导,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对于学习的认识,有人认为,学习就为了将来有一晚饭吃,那么家境好的已经有饭吃的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再如,学生用手机是对是错?学生上网是好是坏?其实都无定论,手机也好网络也好,都是高科技的产物,自然有他的可取之处。关键是使用者用来做什么,关键是怎么样去使用的问题。并且,个人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做“引导者”少做“执法者”,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们真正具有是非观念,使孩子们自觉自愿的去做一个高尚的正直的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怎样做,因为强制的管理可能会使学生在有老师在和没老师在的时候判若两人。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呢?首先作为班主任老师,要营造“善”的氛围,保持“行”的一致。使集体树立正气,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并在实践中去体验。同时包容学生“行”的偏差,引导他们“德”的发展。学生在品德养成时期,出现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上的偏差是很正常的,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偏差,逐步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与他们的行为相契合。六举贤任能【原文】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本段诸葛亮指出了用人的问题,文章论证了***贤良的重要。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提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论点。在班级建设中,班干部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除了要有能力外,班干部还一定要正直,尤其是班长为人一定要好,要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看到,什么是优秀的中学生。有些班主任老师,曾尝试让品行不好善于打架的学生做班长来管理班级,因为其他学生惧怕这个“班长”,所以开始好像比较有效。但事实上,这个班级是不会好起来的,因为老师告诉大家了一个道理:“最能打架的就是班长”,这样的集体怎么会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呢?此外,班委成员应该老师安排,不提倡选举。选举的弊病很多,比如某些学生为了人缘好选票多而不敢得罪同学,工作中畏手畏脚;有些学生选票多能力差,没法开展工作;选举前拉帮结伙;选举过程中拉票等等。学生干部不应该是“***”,这些学生是优秀的“工作人员”,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做班委不光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而且责任大于荣誉,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知人善任。那么如何知人善任呢?那就要平时多观察,多留心了。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啊”。而“将”也不一定是天生的,老师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我告诉我的班干部:“努力去做吧,做得好是你们的功劳;做的不好是老师的责任”!七谋定后动【原文】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将无思虑,士无气势,不齐其心,而专其谋,虽有百万之众,而敌不惧矣。本段诸葛亮指出用兵之道要“谋定而后动”。作战时将士要齐心协力,士气高涨。反之,将领不懂计谋,刚愎自用,虽有百万之众,也是必败。身为班主任,无论是开展活动还是进行教学,都要做到“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比如每月的班会,只要打算开,就一定要开好,也就必须充分准备,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没有准备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使学生以后对类似的活动丧失热情。班会是德育的阵地啊,阵地都没了,自然要败的一塌糊涂了。此外,一个班级的“士气”也很重要,其实也就是要有集体荣誉感,要有凝聚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班集体不应该是简单的一群人,而应该是有着共同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师该鼓励学生们,不断超越自己;要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一切挑战。尤其在考试前期,班主任应该有“大战在即”的感觉,给学生“鼓舞士气”,因为考试前的复习是很紧张也很辛苦的,没有“士气”的集体会被疲惫打垮,那就“不战而败”了。考试或者竞赛等活动之后要当全班做总结,班级考试名列前茅或者竞赛获奖要全班公布,共同庆祝!荣誉是班级凝聚力的催化剂!大家有集体荣誉感,班级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上进的风气由此形成。八赏罚分明【原文】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以不均。诸葛亮治军,十分重视赏罚。一个国家需要法治和奖励来调动民众的敬畏心和积极性,一个集体也需要赏罚分明、奖惩有度。但是运用赏罚和奖惩的时候要注意,惩罚一定要讲究度,经常惩罚,学生会习以为常,例如经常批评某一个学生,往往最后这个学生不把批评当回事,甚至充耳不闻,嬉皮笑脸。相比惩罚,奖励的意义更大,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度的问题,太过轻易的表扬,也会使学生习以为常。另外,“赏”和“罚”是辩证统一的,“赏”就是对没得到“赏”的学生的“罚”。 “罚”就是对没得到“罚”的学生的“赏”。比如我们表扬那

免责声明:
1. 《班主任工作与十六策》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86561825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